智能化改造:
采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对厂站电气设备、控制设备、监控是系统、生态流量装置等进行智能化改造,达到无人值班(少人值守)条件。
集约化运行:
建设区域(流域)集控中心,对区域(流域)内厂站进行统一管理,实现远程集中监控、集约化联合运营及梯级优化调度,提高整体运营效率。
物业化管理:
组建物业化专业运维团队,建立标准化的运维管理体系、人才培养体系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,实现区域(流域)内所有厂站规范化服务,保障安全生产。
水电运维案例
湖南祁阳区域电站集约化运维

改造前VS改造后
Ø 总装机容量:12.23MW(团结二级电站1*2.5MW+1*2MW,团结附属电站2×0.5MW,冷水源电站2*0.8MW,金珠湾电站5×0.5MW,钗江河三级电站2*1MW+1*0.63MW)
Ø 服务模式:委托运维
Ø 实施效果:
1)人力成本直降50%
通过集约化管理模式,5座电站的运维人员从接手前12人减少至5人,实现无人值班(少人值守)。
2)智能运维效率提升30%以上
水位自动开停机、负荷智能调整;故障预判和定期维护、状态检修相结合,非计划停机降低70%;公司多能物联数据中心7×24小时远程监盘,实时预警及调控,安全运行零事故。
3)发电收益突破性增长
自托管运维以来,电站年发电量逐年上升,对比上下游电站运行小时数提高18%。
广东广州黄龙带水库一二级电站集控运维

Ø 总装机容量:8.8MW(一级站3*0.8MW+二级站4×1.6MW)
Ø 运维模式:委托运维
Ø 实施效果:
1)人力成本降低40%
2座电站的运维人员从接手前17人减少至9人,实现无人值班(少人值守)
2)经济效益提升10%
在确保民生供水的同时,发电效益提升约10%
3)协助业主打造行业标杆
协助业主创建首批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电站、绿色小水电,并成功举办全国绿色小水电培训班
广东广宁县小水电“三化”建设

Ø 区域概况:广宁县共有小水电站175座,总装机18.2万kW
Ø 合作方式:华自运维基于自身产品、技术、平台及人才培养等优势,与当地民营水电集团合作成立肇庆华自运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。
Ø 运营模式:在肇庆广宁县城建设集控中心,搭建智能运维平台,采用“政府引导、协会搭桥、企业服务、银行赋能”的方式,为肇庆市小水电提供智能化改造、集约化运营与物业化服务。
Ø 实施效果:中心已接入电站生产运行数据19家,托管运维电站6家,经过智能化改造和集约化运维,电站水能资源利用效率提升6%—20%,人工和维护成本降低20%—40%,未来5年内计划逐步实现县域及周边电站运维全覆盖。
贵州黔东南州小水电“三化”建设

Ø 区域概况:黔东南州共有小水电站336座,总装机76万kW
Ø 合作方式:由黔东南州地电公司牵头成立集约化运维管理公司,华自科技运维公司提供产品、技术、平台和技术培训,共同推动州内电站绿色改造及现代化提升。
Ø 运营模式:由运维公司投资升级建设原有镇远集控中心,并负责电站智能化改造投入,通过签署一定期限合同、发电量分成等方式获得投资回报。
Ø 实施效果:目前全州内已签约42座电站托管合同,其中11座已完成改造和接入平台托管,通过集中管理降低了水电站的运维成本,经济效益提升明显。目前区域内小水电站人力成本降低了约60%,发电效率相比人工控制时高出10%~20%。
安徽霍山县小水电“三化”建设

Ø 区域概况:霍山县共有小水电站73座,总装机21.59万kW
Ø 合作方式:由安徽大别山水投公司投资建设县级集控中心和电站智能化改造,华自科技公司提供平台、设备和人员技术培训服务,共同推动整县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。
Ø 运营模式:水投公司在完成自身14座电站智能化改造后,计划对村集体性质电站(12座)、部分民营电站采取并购、置换或按发电量比例入股等方式整合,统一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,并纳入县级集控中心代运维。
Ø 实施效果:2023年10月完成霍山县智慧小水电集控中心建设,实现电站的集约化管理,电站运维成本降低30%,发电效益提升15%,生态流量达标率100%。计划到 2025 年底,完成全县 31 座小水电绿色改造并全部纳入集控中心统一管理。